2022-08-06 16:32:02
“位置坐下了,就稳坐钓鱼台了”“进了国企,就端住了铁饭碗”“干多干少都一样”……在中国石化,这些陈旧的观念正在被打破。2021年,中国石化管理人员退出比例、员工市场化率实现较大幅度提升,中基层领导人员退出比例创历史新高,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增长26%。
近期,中国石化公布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(2020—2022年)》的最新成果,截至4月底,改革总体任务完成率为97.8%,有力提升公司发展的活力动力、效率效益。在破解体制机制障碍、激发员工潜力活力、增强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!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石化集团在三项制度改革所涉及到的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方面,仅2021年,调整1280余名考核排名末位、不适宜在原岗位履职的中基层领导人员,退出比例创历年之最。
三项制度改革涉及劳动、人事、分配,就是“帽子”“位子”“票子”的改革,是激发人员活力的关键,也是国企改革的重点难点。
3年来,中国石化建设督办系统和信息平台,深化对直属企业评估和督导,逐步构建起“顶层设计-推进实施-考核优化”闭环,推动改革成效逐渐显现。深入推进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。目前,中国石化纳入国务院国资委考核的392家各级子企业、1172名各级经理层成员,全部签订岗位聘任协议、任期和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,应签尽签率在央企率先达到100%。着力推进人员能进能出,用工持续优化、效率有效提升,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比2020年增长26%。着力推进收入能增能减,优化薪酬分配机制,部分公司同级别中层管理人员收入差距达1.5倍。
根据中国石油集团发布的《中国石油集团全力以赴推进落实改革三年行动》,中国石油集团围绕价值型总部建设推进公司总部改革,精简优化部门内设机构和岗位人员,总部部门减少25%、处室压减20%、人员精减10%。进一步明确集团总部、专业公司和企业职能定位,组建油气和新能源、炼化销售和新材料、支持和服务、资本和金融四大业务板块(子集团),实现业务协同、资源共享、一体化统筹,经营业绩稳中向好。
来源:网络
(本公众号是出于分享信息之目的而转载的公开内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处理)
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,请留言,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