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12-22 06:45:02
01
现在的父母,似乎总有一种焦虑感,他们似乎非常害怕子女不给自己养老。
可能是时代的飞速发展,让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共同语言变少,甚至是无话可说,让父母感到代沟巨大,自己被时代抛弃了一样。
所以他们在子女刚结婚的时候就提出要养老,千方百计地住进儿子家里。
小瑾(化名)刚结婚没多久,婆婆就想方设法要住进他们家,小瑾索性破罐子破摔了。
02
小瑾和丈夫结婚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要求:她坚决不要和婆婆一起住,就算是养老,也要等到孩子高中毕业,上了大学离开家了,才能让老人住进家里来。
当时丈夫考虑了一阵,然后说服了他父母,答应了这个条件。
小瑾其实对准公公婆婆没有什么意见,对他们印象也挺不错的,但是她有自己的原则。
小瑾有个亲姐姐,当年姐姐结婚的时候,那场面简直可以说是鸡飞狗跳,给小瑾的婚姻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,也是她强烈要求不和公婆一起住的原因。
姐姐是一个很普通的人,姐夫也一样,这对小情侣感情磕磕碰碰,恋爱3年决定要结婚,本来也应该很普通地完成婚姻,生个孩子,过着平凡的生活才对。
可是姐姐的婆婆要求婚后同住,而且因为他们房子大,是四居室,夫妻俩就答应了。
婚后,婆婆却一直阻挠儿子和儿媳亲密相处,甚至是晚上故意打扰他们。
关键是,这婆婆打扰了小两口的夫妻生活之后,却还埋怨儿媳一直怀不上孩子,一会儿说她子宫不好,一会儿说她命不好,不能给儿子生个大胖小子。
气得儿媳跟婆婆大打出手,她没真的下手,只是气到头上了忍不住向婆婆丢抱枕,结果婆婆竟然冲过来抓儿媳头发,把她拖到地上拳打脚踢。
小瑾的姐姐为了离婚闹了半年多,最后好不容易离了。
等小瑾和男友谈婚事的时候,她姐姐还没有走出对婚姻的阴影,没来帮忙操持婚事。
小瑾觉得,一定不要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,不管他们会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,也不管他们人品素质好不好,住在一起肯定迟早会出问题!
有姐姐的前车之鉴,小瑾对“婆婆”这个角色都有些害怕和敌意。
不过,男友答应了小瑾的要求之后,也确实做到了他承诺的事,婚后没有找什么借口把父母接来同住。
小瑾和丈夫的婚后生活很顺利,过了一段时间的幸福生活。
这时候,小瑾对丈夫是很满意的,她觉得丈夫很值得信任,他很重视自己。
这种幸福一直延续到丈夫提出生娃,建议小瑾备孕的那天。小瑾本来对生孩子并不反感,她也想和丈夫生个可爱的孩子,但是生娃这件事本身就很复杂。
小瑾想到一般年轻人生了娃,肯定要婆婆来帮忙伺候月子、照顾孩子这件事。
她最害怕的就是跟婆婆相处,但是结婚这么久了,婆婆好像也没有对她有什么意见,这让她有了一丝丝底气。
小瑾决定要生孩子,但是她不想把主动权交出去,所以就把事情往后拖。
她自己默默备孕,不让丈夫告诉公公婆婆。
小瑾觉得,婆婆到底是什么样的人,还是得考验一下,她要知道婆婆最在意的是什么,究竟是儿子一家人阖家欢乐,还是别的什么东西?
还不到半个月,婆婆就找上门来了。
婆婆带着营养品来的,见到小瑾后非常热情,拉着她的手要跟她说说“心里话”。
小瑾心里“咯噔”了一下,感觉婆婆这次很可能会借题发挥,指不定就要求住进来了,就是不知道她会用什么样的说辞。
果不其然,婆婆提出了要搬过来的要求。
婆婆说:“你也知道,现在你们年轻人哪个有时间照顾孩子的?都忙得脚不沾地,你生了孩子,肯定也要给娃赚奶粉钱,再说了,生了孩子坐月子,都需要人照顾呢!”
小瑾听到这里,心里已经有底了,她什么也没说,继续看婆婆表演。
婆婆说:“你看,我年纪也大了,你要是过几年再生娃,我也没有力气帮你带娃了。你们赶紧生孩子,咱们就把养娃和养老的事一起办了,谁都不吃亏!”
小瑾就默默听着婆婆的发言,从头到尾一句话也没有说,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。
等到婆婆终于唠叨完,才正式地问小瑾:“你觉得咋样?合适的话,我明天就搬过来。”
小瑾面对这种提议当然是要拒绝了,她想要“斩草除根”,彻底断了婆婆的念头,又要表达出自己的感情,她淡淡一笑,说:“抱歉,我丁克。”
一听儿媳这么说,婆婆立即翻脸:“儿媳,你生完孙子我就搬过去帮你带孩子。什么丁克,以后没有孩子,你们这日子根本过不下去,你不生孩子晚年怎么办?”
小瑾早就看穿了婆婆想要强行住进来的真实目的,她才不在乎怎么照顾未来的小孙子,更不会在意儿媳的健康问题,她只是为了自己养老而来。
小瑾一副特别无所谓的样子,她现在已经什么都不相信了。
不管婆婆对她说什么,她都无动于衷,坚称自己要丁克,时间长了,婆婆也只能偃旗息鼓,没办法再找小瑾说什么了。
小瑾为了避免受到婆婆的指责,她干脆再不去见婆婆,丈夫也拿她没办法。
03
有些婆媳矛盾是无解的,双方的立场不能改变,就算理解彼此的想法和处境,也没办法顺着对方的意思做事。
就像婆婆想要搬来同住这件事,是影响夫妻生活的,也不合时宜。
一:坚持原则,不要轻易妥协
很多时候,我们的第一感受、直觉做出的决定,其实就是正确的。
但是人的想法会受到他人的影响,尤其是亲戚、长辈,会施压,或者是用利益和感情来进行道德绑架,说服晚辈改变想法。
然而即便按照长辈的意图去做事,时间长了之后我们却猛然发现彼此就是相处不来。
最后发现,从一开始我们直觉想要拒绝的,就是发自内心的想法,也最符合现实结局。
其实,这就是我们自身做事在暗中给了我们一个“原则”,无形之中影响了我们的决定。所以,在重要的事情上,如果内心深处不愿意,就不要轻易妥协,要坚持自己的选择。
二:有时候“摆烂”确实有用
现在的年轻人讲究处处“摆烂”,不愿意“卷”下去。
这种做法确实是让人们失去了拼搏的劲头,在某些领域落后于人,而且现实中很多大喊摆烂的人反而卷得最厉害。
这就导致很多人觉得摆烂是虚假的,其实大家都很卷。
不过,在某些时候摆烂还是很有用的,比如在对待亲戚长辈不礼貌的指点时,就可以用摆烂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。
婆媳关系差,也能用摆烂的方式回避婆婆的攻击和指责。
相比较儿媳和婆婆吵架的做法,摆烂反而让人有了惬意且悠闲的感觉,甚至觉得婆婆着急愤怒的样子挺可笑,也不必跟她计较、生气了。
摆烂是一种回避、认输的行为,面对婆婆时,很多时候做儿媳的确实无法正面刚,只能用回避的方式逃避问题。
毕竟对方是个老人,代沟又深,很可能带着古老的偏见,以及没文化导致的狂妄。
面对这样的人,不摆烂又能怎样呢?
文/无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