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孩子不得了,将来必成大器!”近日重庆,9岁男孩不慎坠入嘉陵江

2023-03-31 14:18:01

“这孩子不得了,将来必成大器!”近日重庆,9岁男孩不慎坠入嘉陵江,爸爸救子心切,令自己也遇险。眼看儿子越漂越远,意外出现:这个动作关键时刻能救命!

当天,重庆市民常先生带着妻儿到江边玩耍,孩子一脚踩滑,瞬间落入了江中。

眼疾手快的常先生立马伸手,却没想到急流汹涌,儿子一下被冲出了好远,根本够不着。顾不上多想,常先生纵身一跃,跳入江中,却陷入暗流,自身难保……这可怎么办?岸边的妻子大声呼救,路过的群众纷纷拿起岸边备用的救生圈营救。可是麻烦又来了……由于离岸太远,救生圈根本扔不到孩子附近。同时,水流太急,哪怕水性好的市民也不敢贸然跳入江中。

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,一个声音响起:“听我说,不要怕!孩子,把四肢打开,脑袋往后仰,就像摊大字躺床上一样,一定不要怕!躺平让鼻子露出水面,再呼吸,你会自动漂起来,叔叔马上来救你!”这是让孩子学仰泳?而且是零基础、现学现用?没开玩笑吧?!学过游泳的人都知道,不会游泳的人,连正向的狗刨式都需要在有人保护的情况下学习好久,还会不断地呛水。这让一个不会游泳的孩子,直接在湍急的江水中学仰泳,靠谱吗?

大家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!已经有热心市民等不及,带着游泳圈跳下去救孩子了,只是江流险急,想要靠近孩子,一个要体力,另一个就要时间了。9岁的孩子,不会游泳,又被困在凶险的江水中,到底能不能撑到营救人员靠近呢?

江水嘈杂,但远处的男孩似乎听懂了好心市民的话,只见他尽量摊平了四肢,脑袋后仰,像一片树叶一样,竟然真的漂了起来。太不可思议了!而路边的热心市民一刻也没有停止营救,有人穿着游泳圈跟急流拼速度,追着孩子而去;岸上众人纷纷沿着江边、随着江流奔跑,时刻在想办法接应。9岁男孩保持这个姿势,顺流而下,被冲出了300多米后,终于,在下游江流平缓处,被好心人给追上了,成功被救起。这时,为救儿子令自己遇险的常先生,也被水警救起。

岸边,父子俩双腿瘫软,泣不成声,内心的惊恐还未平息,却不忘再三向救援人员表达感谢,看得人眼睛湿湿的,心里却是暖暖的。看到这里,我想说,暑假比起让孩子学会最简单的“狗刨式”游泳,不如让孩子学会仰泳。我就是现成的例子:从少年到中年,就是学不会游泳,但是今年夏天却意外学会了仰泳。因为“狗刨式”或蛙泳、自由泳,无一例外都需要学会用嘴吐水、换气,还要保持手脚同步,才有可能游起来。而人在陌生环境中(水中),会本能地产生恐惧。在恐惧状态下,就经常会忘记用嘴呼吸,而本能地用鼻吸气,导致呛水。

反过来呛水又会加重恐惧心理,最后恶性循环:越学越怕,越怕越学不会。在水中遇险时,也更容易因为紧张而呛水,导致胡乱挣扎,反而沉得更快。相反,换个方向,躺在水面上学着漂,这种方式会简单许多。第一,躺在水面上,借助水的浮力,可以保持鼻孔在水面外,只要匀速呼吸,就能稳定漂浮。第二,仰过来,躺水上,只需手臂贴着水面平滑就能推动身体前进,会省力不少,也降低了呛水的可能性。因此,在遇险时,“仰面漂流”求生的成功率会大很多。关键就是要克服内心的恐惧,敢于后仰,敢于把身体打开、躺平。

这是我亲身经历过后的体会:在学仰泳的过程中,一开始人会因为害怕,不自觉抬头。一旦抬头,脖子弯曲,人体就无法保持平衡而倾斜、下沉。但只要你在水中待得时间足够久,克服了恐惧,敢于后仰,那么水的浮力就会自动让人漂起来,鼻孔就会露出水面,趁这个时机,只要呼吸均匀,不打破平衡,就不会下沉。所以,一个不会换气、不会正面游泳的我,竟然学会了仰泳。也同样,这个9岁的男孩,采取后仰躺平的这个动作,学会了仰面躺在江水中,成功自救!

这个方法,切实可行!就连重庆市公安局的民警也提醒大家:“如自己溺水,请保持冷静,屏住呼吸,头向后仰,打开四肢,使口鼻露出水面,等待救援。如发现他人溺水,一定要大声呼救,并报警求助。”当然,不得不佩服这个9岁的孩子,心理素质的强大。能够在凶险的江水中,保持镇定,克服恐惧,成功自救。同时,重庆人民纷纷下水、接力救援的热心与热情,令人热泪盈眶、印象深刻。

这正是一个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风气和正能量。这对父子是幸运的,而在青岛海边被巨浪卷走的两名外地学生,就没有那么幸运了。至今一人已确定遇难,而另一人仍下落不明,期待有奇迹出现吧!

暑假还有1个月结束,还是再次提醒大家:江河湖海,不可过度“亲近”;自然的力量,远比我们想象中可怕。外出游玩,安全意识放第一;遭遇险情,镇定沉着为要义。今天的“仰面漂流”自救法,你学会了吗?


运动木地板 https://www.cn55.cn/mudiban/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贵池信息港版权所有